来源:西安市房地产行业协会 浏览次数: 日期:23-09-05
房地产动态
2022年第3期·总第74期 西安市房地产行业协会
政策动态
据中国政府网3月23日消息,国务院批复同意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北部湾城市群建设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依托,深度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协同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拓展全方位开放合作,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加快建设蓝色海湾城市群,在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维护边疆海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中房网)
3月2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扩大“六税两费”减征范围、减免“房土两税”等措施。按照50%税额幅度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适用主体由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扩展至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受疫情影响,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符合条件的纳税人,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在该市权限内予以减免。对受疫情影响、缴存住房公积金确有困难的企业等用人单位,可依法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或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最低至3%,期限不超过12个月。制造业小微企业、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市、区政府以及市属、区属独资、全资、绝对控股国有企业的房屋,免除3个月租金、再减半收取3个月租金。鼓励写字楼、商场、商业综合体、专业园区等非国有物业业主与租户共克时艰,协商免租、减租、缓租,市、区根据实际予以适当支持。(中房网)
3月24日,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调整商品房预售转现售合同文本有关事宜的通知》,4月1日起,预售项目确权后直接转现售。通知自发文之日施行,通知内容与以前相关规定不一致的,以本通知规定为准。通知显示,自2022年4月1日起,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房地产项目,在完成不动产首次登记(俗称“确权”)且东莞市房产交易平台可获取到不动产实测权籍数据后,开发企业在东莞市房地产交易平台进行合同签约的需使用《商品房买卖合同(现售)示范文本》(GF-2014-0172)。鉴于目前数据同步需要,符合上述情况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须将楼盘名称及幢名称提供给东莞市住房事务中心,后续实现数据自动同步时则免于提供楼盘名称及幢名称。按照此前发布的《关于加强商品房预售款收存管理的通知》,东莞市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将商品房预售资金,包括购房人按照认购协议、合同等约定支付的全部房价款(含定金、首付款、分期款、全款及按揭贷款等所有预售款)全部存入预售款专用账户。各房地产开发企业不按规定交存、使用商品房预售资金的,将暂停监管资金拨付和商品房网签,并依法依规作出行政处罚处理。(中房网)
3月30日,央行召开2022年第一季度例会,会议认为,今年以来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效实施宏观政策,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科学管理市场预期,努力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控金融风险。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红利持续释放,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贷款利率稳中有降,人民币汇率预期平稳,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发挥了宏观经济稳定器功能。关于房地产,会议指出,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中房网)
市场动态
1、上周北京新建住宅成交1014套,成交均价环比下滑
据北京市住建委统计数据显示,上周(3月21日-3月27日),北京新建住宅市场(不包括回迁房,剔除共有产权房,含普通住宅+高端住宅+别墅)共成交68.92亿元,环比增长约12.6%;成交1014套,环比增加213套;对应的成交均价约为54194元/平方米,环比有所下滑。据悉,在供应方面上周北京新增供应市场仅有1个期房住宅项目拿到预售证,该项目为大兴区的中铁兴创逸境,新增供应房源合计约546套。(中房网)
2、深圳住建局:二手房参考价视调控要求和市场形势适时调整
3月29日,深圳楼市一则“深圳二手房参考价将上调3%-5%”的消息不胫而走,随后, 深圳市住建局在回应媒体采访时表示,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的发布是为落实深圳房地产调控的工作安排,按照《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的通知》要求定期发布,会视调控要求和市场形势适时对价格做出相应调整,并于近期在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官方网络平台发布。(中房网)
3、福州滨海新城推出人才保障性住房共300套,按市场价7折出售
3月28日,福州滨海新城人才住房管理工作长乐区工作小组发布“关于福州滨海新城人才保障性住房符合申请条件人员的公示”显示,本次推出的福州滨海新城人才保障性住房房源共有300套,分别安排在武夷书香名邸、恒荣广场、新投汇贤雅居、滨海租赁三期及新天地海滨花园五个项目。配售户型面积控制在60-90平方米。此外,人才保障性住房价格按市场评估价7折出售(其中滨海租赁三期系精装房,配售价格为毛坯房市场评估价7折加上精装修价格)。在不超过90平方米上限的前提下,支持申请人提档购买人才保障性住房,超出配售户型面积标准部分按市场评估价进行购买。据悉,经个人申请、单位初审、区直相关部门联合审核,福州滨海新城人才住房管理工作长乐区工作小组研究审定,曾加等351位同志符合福州滨海新城人才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中房网)
4、绍兴首套房贷款利率最低降至5.05%
近日,有消息称,绍兴一家城商行将首套房利率降至5.05%,其二套房利率也降至5.25%,均是目前绍兴出现的最低房贷利率。该行有关人士称,5.05%的贷款利率只面向绍兴少数合作楼盘,且购房者必须拥有良好的征信状况。据悉,年后绍兴的房贷利率经历过两轮集体下调,带头下调的是大型国有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已普遍降至5.25%左右。3月个别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抢在大型国有银行前,进一步下调了房贷利率。(中房网)
5、3月长沙房价上涨行情仍在延续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月长沙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6%。如果把时间周期拉长可以发现,长沙新房价格已经连续15个月处于环比上涨态势。进入3月份,长沙房价上涨行情仍在延续。据诸葛找房统计,3月的前3周,长沙6城区中都至少有4个区房价出现了环比上涨,其中开福区和岳麓区均价环比涨幅最为明显。不过从长沙的新房成交量来看,相比去年仍处于低位。据湖南中原研究院数据,今年以来长沙内五区商品住宅周均成交812套,成交面积11.16万平方米。而2021年长沙内五区商品住宅周均成交1718套,成交面积22.91万平方米。长沙开福区某房产置业顾问表示,因为疫情反复,其实长沙楼市今年的火热程度跟去年相比有所下降。至于成交均价拉升,主要还是近期万科瑧湾汇、城发恒伟洋湖映2009等改善大平层的入市拉高了片区的整体均价。(中房网)
土地动态
1、天津首批集中出让30宗地块,总起始价269亿元
3月25日,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挂牌公告了2022年度第一批共30宗集体出让地块,包含29宗涉宅用地及1宗商服用地。这30宗地块出让面积共计205.0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6.31万平方米,起始价269亿元,保证金54亿元。地块挂牌时间均自2022年4月15日至2022年4月25日。其中,29宗涉宅用地的起始价约263.3亿元,全部设有最高限价,最高限价总计约302.5元,整体溢价率不高于15%。从分布看,津南区出让8宗涉宅用地,武清区出让7宗涉宅用地,西青区4宗涉宅用地及1宗商服用地,北辰区4宗涉宅用地,滨海新区3宗涉宅用地,河北、河西、东丽各1宗涉宅用地。(中房网)
2、南京首轮供地挂牌20宗地
3月24日,南京市披露第一批集中供地信息,挂牌20宗地块(含1宗商办用地),总供应面积约68.6公顷,总起拍价267.23亿元,保证金比例为20%。具体来看,20宗地块分布在南京7个区域,其中秦淮区占3宗、雨花台区3宗、栖霞区有5宗、江北新区3宗、浦口区4宗、江宁区1宗、玄武区1宗,这一出让规模较此前缩量明显。不过,此次数量减少,质量反而有所提升,一些南部新城大校场片区、江北新区核心区、仙林板块、软件谷板块和铁心桥板块等热门区域均有供地,堪称“少而精”。(中房网)
金融动态
2022年一季度即将过去,2022年以来政策暖风频吹,整体信贷宽松、部分城市调控松绑。但目前来看,似乎并未达到刺激需求的效果,消费端疲软态势仍未得到大的改善。中国人民银行3月11日公布金融数据显示,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3万亿元,同比少增1258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减少336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911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459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11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052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052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790亿元。从销售数据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1570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6%;商品房销售额15459亿元,下降19.3%。两者增速为2016年以来7年次低,仅高于2020年1-2月。(中房网)
3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2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3万亿元,同比少增1258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减少336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911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459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11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052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052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790亿元。受疫情以及国内经济面临复杂的内外环境等因素影响,消费复苏压力不容小觑。而居民贷款出现回落,更是体现了消费和购房需求的不足。央行报告还显示,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44.15万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0.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2.16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月末高6.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7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9.72万亿元,同比增长5.8%。当月净回笼现金8961亿元。此外,由于信贷类资金同比大幅少增,2月社融增量不及市场预期。根据央行同日发布的《2022年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2022年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5315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084亿元,同比少增4329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480亿元,同比多增16亿元;委托贷款减少74亿元,同比少减26亿元;信托贷款减少751亿元,同比少减185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4228亿元,同比多减4867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3377亿元,同比多202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2722亿元,同比多1705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585亿元,同比少108亿元。(中房网)
1、去年西安财政账单:民生领域投入1102.26亿元
在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西安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交大会审议。报告显示,202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突破1800亿元,增长20.1%,财政总收入规模迈上新台阶。我市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年民生领域投入1102.26亿元,增长8.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7%。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市新增减税降费148.96亿元。去年,全市各级财税部门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聚焦高质量发展、“十四运”、疫情防控“三件大事”,财政收入稳健增长,财政支出保障有力,财政执行情况好于预期,财政“十四五”规划良好开局,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在惠企助企方面,全市新增减税降费148.96亿元,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设立规模10亿元的西安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增信基金(首批到位资金1亿元),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总规模达到109.91亿元,担保费率降至1.5%以下。大西安产业基金累计撬动产业总投资2733.54亿元,助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民生领域投入1102.26亿元,增长8.1%。(西安日报)
2、市住建局积极探索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西安路径”
2020年,西安市成功获批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市,争取3年24亿元试点资金,为规范发展租赁市场引来“源头活水”。两年来,市住建局积极探索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西安路径”,建立了“发展有规划、实施有依据、市场有规范”的“西安特色”住房租赁“1+2+N”的政策体系构架,通过多渠道筹集、多主体供应,解决新市民、青年人阶段性住房难,住房租赁市场得到长足发展。服务产业发展实现“职住平衡”,西安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实力雄厚,累计注册市场主体超过18万户,是西安就业密集区。同时,房价居高不下、租赁房源不足,职工居住多远离工作单位,职住距离较远,也一定程度造成“钟摆式”区域人口流动,上班时间朝高新方向道路拥堵,下班时间离高新方向道路拥堵,“路程”占据了职工大量时间、精力。高新区管委会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住房租赁试点政策和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政策,为高新区打开了一扇门。2020年,高新区作为住房租赁先行示范区,一次性规划选址9宗、总计371.9亩租赁住房用地,规划建设1.4万套租赁住房。同时,开通绿色审批通道,采用“容缺审批”“预审批”“承诺备案”等举措,压缩行政审批流程和时限,提升建设项目审批效率。目前,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西安市按照中央财政资金“一杆子插到底”精神,为高新区拨付试点资金3.55亿元。试点工作以来,西安共筹集住房租赁试点新改建项目56个,筹集房源41916套(间)。提升住房品质盘活闲置资源,西安市存在大量商业、工业、老旧居住用房,房屋居住条件较差,周边配套难以适应新市民、青年人、务工人员居住,有些房屋甚至闲置多年,造成资源浪费。试点工作以来,西安市将盘活闲置房产资源作为重要方向,多渠道筹集各类改造提升项目,累计盘活各类房屋55732套(间)。(西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