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市房地产行业协会 浏览次数: 日期:23-09-05
房地产动态
2021年第7期·总第66期 西安市房地产行业协会
政策动态
从2016年10月至今,本轮房地产调控已经坚持近5年。在“房住不炒”调控主基调下,从需求端到供给侧,从金融端到土地端,曾被称为“脱缰野马”的楼市已被套上“缰绳”,房价涨势收窄。维持来之不易的房地产稳定局面尤为重要。7月22日,国务院、住建部以及央行高层领导齐齐发表重要讲话,对下一阶段房地产市场调控及住房保障工作作出部署,释放出楼市下半场重磅信号。其一,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再次被提到首位。其二,“房住不炒”的调控主基调、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房地产长效机制被再次重申。同时,强调“牢牢抓住房地产金融这个关键”,持续完善房地产金融管理长效机制,加快完善“稳地价”工作机制,加强住房、土地和金融信贷的政策协调,“着力建立房地联动机制”。在多位业内专家看来,高层讲话透露出,房地产调控政策正趋于稳定;同时,从金融端到土地端调控思路也将延续强管控态势。“未来,既要控制房地产资金额度、占比,也要进一步完善三道红线、房贷集中度管理。只要管好金融口、金融端,楼市就乱不了,这也是这一轮调控的经验总结。土地和金融都管好了,楼市就稳了。”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解读道。持续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也成为下阶段工作重点之一。(中房报)
住建部网站7月23日消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委发布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对本行政区域内违法违规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住房租赁企业、物业服务企业、金融机构、网络媒体及从业人员,依法依规采取警示约谈、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和资质资格证书等措施,并予以公开曝光;涉嫌犯罪的,移交公安司法部门依法查处。对逾期不能偿还债务、大规模延期交房、负面舆情较多等存在重大经营风险的企业,实施重点监管,提升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监管制度不断健全,监管信息系统基本建立,部门齐抓共管工作格局逐步形成,群众信访投诉量显著下降。(中房网)
今年入汛以来,全国多地出现多轮强降雨,部分地方发生洪涝地质灾害,特别是7月20日至21日河南等地突遭特大暴雨侵袭,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为支持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保障金融服务畅通,帮助受灾群众、受灾企业恢复生产生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经银保监会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切实提高防汛救灾工作的思想认识。二、加强网点风险排查。三、保障金融基础服务畅通。四、推出防汛救灾专属金融服务。五、全力做好保险理赔服务。六、积极支持灾后恢复重建。七、加强组织领导。当前正值汛期,各银保监局要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落实重大突发事件报告要求,加强舆情监测和引导,及时掌握并妥善处置风险隐患。要加强防汛救灾工作指导,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建立覆盖省、市、县、乡的联络员机制,及时掌握分支机构受灾和金融需求情况,提升应急响应和金融支持保障能力。(中国银保监会)
河南郑州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王蒙徽作出批示,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指导帮助河南省全力开展抢险救灾、转移避险等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好城市供水、供气等生命线工程保障和垃圾清运、排水防涝设施清疏等工作,防止“大灾之后有大疫”。王蒙徽强调,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极端天气发生的可能性仍然较大,城市运行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要指导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现有工作部署,持续抓好城市排水防涝和市政基础设施汛期安全运行工作,抓紧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据了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等有关司局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王蒙徽的批示要求,积极指导帮助河南省开展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保供等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已协调落实城市供排水、环卫、燃气、照明等方面可支持的设施设备和技术力量,并针对应急抢险和后续工作制定了预案,还将根据当地需求,全力予以支持。(中国房地产网)
据上海市政府网站消息,7月23日,上海发布调控新规!进一步加强限购!新规明确,自2021年7月24日起,通过赠与方式转让住房的,在住房限购政策执行中,该住房自转移登记之日起5年内仍记入赠与人拥有住房套数;受赠人应符合国家和本市住房限购政策。上海各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事务中心(不动产登记事务中心)应将赠与住房转让纳入综合窗口收件;各区房地产交易中心应加强审核,将赠与住房转让纳入房屋交易核验范围(交易核验认定时点以综合窗口收件之日为准),对赠与当事人不符合住房限购政策的,不予办理交易登记手续。(乐居财经)
市场动态
房产网今日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长沙楼市白皮书》显示,2021年上半年,长沙市商品房成交面积1345.7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34%。从2020年全年-2021年上半年商品住宅的成交面积来看,今年上半年长沙市同比增长了39.01%,环比下降3.76%,销量不错。成交均价方面,上半年长沙市六区及长沙县商品房成交均价10420元/平方米,在去年下半年10017元/平方米、去年上半年9487元/平方米的基础上,分别环比、同比上涨约4%、9.8%,稳中趋涨。由于长沙“两集中”住宅地供应的时间节点是4月、7月与10月,上半年长沙市的土地供应规模出现了明显下降。数据显示,前6个月,长沙市土地一级市场总计挂牌供应303宗土地,总出让面积约为1352.19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0%;总建筑面积约为2965.09万平方米,环比下降了18%。土地成交面积方面,2021年上半年,长沙市土地一级市场总计挂牌成交284宗土地,总出让面积约为1309.34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5%;总成交建筑面积约为2799.96万平方米,环比下降14%。虽然受供应影响,上半年长沙市土地一级市场成交量环比下降,但同比却在上升。该数据表明,上半年长沙市土地一级市场的成交量是近3年以来的新高,房企买地意愿高。(中国房地产网)
2、上周北京新房成交额环比下跌超三成
据北京中原统计数据显示,上周(7月19日-7月25日),北京新建住宅市场(不包括回迁房,剔除共有产权房,含普通住宅+高端住宅+别墅)共成交71.11亿元,环比减少约30.23%;上周成交1172套,环比减少395套;对应的成交均价约为50901元/平方米,环比每平方米下降2814元。在供应方面,上周北京住宅市场有4个期房住宅项目拿到预售证,分别为通州区的金悦郡限竞房、密云区的阳光城溪山悦、大兴区的合生me悦、顺义的公园都会,共新增2897套新房源。(中房网)
浙江省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近日透露,杭州市坚持“民呼我为”,通过市区两级联动,精细管理,积极开拓创新,着力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助推住房保障民生实事项目提质增效,超额完成半年度目标。今年1月到6月,推出实物房源2976套,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9.52%;新增货币补贴保障家庭3.39万户,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5.25%;新增保障性住房80.08万平方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80%。今年年初以来,杭州市已有近3000户公租房保障房家庭入住新居。在加快公租房分配的同时,杭州市扎实推进房源筹集管理工作。目前,市区共公告挂牌商品住宅出让地块378宗,应配建公租房272.85万平方米,预计可建设房源4.78万套;已开工项目184个,面积227.68万平方米,可建设房源3.62万套。为加大人才引入力度,杭州市首创人才专项租赁住房制度,出台《关于做好杭州市区人才专项租赁住房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2018年~2021年开工建设5万套人才专项租赁住房。今年,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部门加快推进人才专项租赁住房建设。目前,全市累计挂牌人才专项租赁住房用地50宗,总面积129.89万平方米,预计可建房源4.19万套;开工项目42个,面积238.39万平方米,开工套数3.43万套,全力保障中高端人才住房需求。(中国建设报)
4、上半年新房市场、租房市场热度上升
58同城、安居客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上半年新房市场访问热度同比上升5.9%,二手房找房热度同比上升1.7%;重点城市整体租房访问热度同比上升1.5%,3月份达到租房访问热度的高峰。具体来看,上半年3月份新房找房热度环比上升明显,二季度找房热度波动不大。与去年相比,新房访问热度有小幅上升,同比增幅为5.9%。从上半年全国二手房找房热度来看,3月为二手房找房高峰。同比来看,上半年二手房找房热度上升1.7%,1月份二手房找房热度同比增幅超50%。租房热度方面,2021年上半年重点城市整体租房访问热度同比上升1.5%,3月份达到租房访问热度的高峰,二季度略有下行,总体保持平稳。(中房网)
土地动态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7月2日发布《2021年6月40城土地市场报告》,该报告显示:6月40城土地成交环比量价齐升,溢价率小幅上升,地市继续小幅升温。从土地成交面积看,6月环比同比分别增长26%和17%;从土地成交价格看,6月环比同比分别上涨13%和12%;从溢价率来看,6月为16.9%,环比同比均小幅上升1.2个百分点,地市继续小幅升温。上半年40城土地成交建筑面积同比增长15%,创2015年以来同期新高。2021年上半年,40城土地成交建筑面积为28910万平方米,近十年来仅次于2013年和2014年,创2015年以来同期新高,40城土地出让金则较2015年上半年增长了近3倍。上半年杭州上海土地出让金大幅领先其他城市。上半年40城土地出让金排名前5的城市分别为杭州、上海、北京、广州和南京,其土地出让金总额分别为1988、1877、1361、1278和1226亿元。排名靠前的城市,主要以一二线城市为主,其中杭州和上海上半年的土地出让金大幅领先其他城市。三四线城市中,佛山和徐州的土地出让金最高。(易居研究院)
据自然资源部7月23日消息,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日前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显示,第二季度全国总体地价增速微幅上升,商服地价环比增速连续4个季度保持上升,住宅地价环比增速由降转升,一线城市住宅地价环比增速放缓,工业地价环比增速转升为降,各用途地价同比增速持续上升。第二季度,从环比看,全国105个主要监测城市总体地价增速为0.70%,增速较上一季度上升0.07个百分点。从同比看,全国主要监测城市总体地价较去年同期增长2.67%,增速较上一季度上升0.23个百分点。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各用途地价同、环比增速上升;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商服地价同、环比增速上升,住宅地价同、环比增速放缓。东中西部地区商服地价环比增速上升,工业地价环比增速下降;除西部工业地价外,东中西部地区各用途地价同比增速持续上升。一线城市住宅地价环比增速放缓,二三线城市住宅地价环比增速有所提升;地价同比增速变化各异。房地产供应用地面积1.45万公顷,环比减少10.95%,同比减少16.85%。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面积约0.13万公顷,环比增加19.45%,同比减少26.24%。(中国房地产网)
金融动态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今年以来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小微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等经营困难,中国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有效性,不搞大水漫灌,而是精准发力,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搞好跨周期设计,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中国人民银行)
1、西安调整一次性创业补贴政策 申领不再限制户籍
7月26日,记者了解到,西安市人社局和西安市财政局印发通知,对我市一次性创业补贴政策进行调整,取消了原来“首次”创办企业的规定,不再限制创业者户籍。对符合申请条件的人员,按照5000元/人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据市人社局工作人员介绍,在西安市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且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以下类型创业人员,可申请西安市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补贴对象为:就业困难人员,指创业前按照规定经人社部门就业困难认定的人员;毕业年度和毕业5年内高校毕业生,指统招大专及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和留学归国人员;贫困劳动力、退役军人、农民工。据悉,符合申请条件的人员按照5000元/人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可通过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西安人社12333微信公众号、西安人社通App、秦云就业微信小程序等进行申领。(西安日报)
2、上半年我省地方财政收入达1439亿元
日前,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上半年全省财政运行情况。据介绍,今年上半年,陕西省地方财政收入达1439亿元。据介绍,1-6月份,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39亿元,占年度预算的60.7%,较上年同期增长29.9%,两年平均增长4.9%。其中,税收收入1159.95亿元,增长38.2%,税收占比达到80.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去年各地财政收入基数较低,今年全省经济运行稳中加固、恢复有力、动能增强,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房地产相关税收增长较快。在财政支出方面,1-6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78.3亿元,占年度预算的58.6%,较上年同期增长6.4%。支持高质量发展、疫情防控、“三保”等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其中,科学技术、住房保障、卫生健康、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支出增长较快,分别增长98.1%、45.6%、16.3%、8.9%、4.1%。陕西省财政厅继续顶格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延续全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2项阶段性税收减免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同时,抓好常态化财政直达资金机制落实,充分发挥惠企利民作用。1-6月份,中央下达全省和省级配套直达资金1005.7亿元,支出673.98亿元,有效弥补了基层财力,其中用于养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民生方面的支出超过450亿元,占直达资金支出近七成。(西安日报)
3、主城首宗共有产权房地出让,供应1500套房
西安新房逢开必摇,价格连续上涨63个月,限价调控在一步步加紧;二手房也终迎来指导价,二手房市场进入冷静期。在“房住不炒”、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大背景下,西安共有产权房建设又迎来新动态。7月22日,西安航天基地推出1宗78.654亩住宅用地,以网上挂牌方式出让,该宗地将用于集中建设1500套共有产权房。此次出让的宗地位于航天基地东长安街与神舟二路十字西南角,地籍编号为HT01-24-35-1,占地52436.23平方米(折合78.654亩),规划要求地上建筑面积不大于146720平方米(公办预留幼儿园建筑面积3150平方米)。按照建筑面积分摊来算,住宅用地76.333亩,商服用地2.321亩。土地使用年期为住宅用地70年、商服用地40年。容积率不大于2.8,建筑密度不大于20%,绿地率不小于35%。 该宗地将用于集中建设1500套共有产权房,住房毛坯销售均价为9629元/㎡,其中,购买人占产权份额70%,政府产权份额为30%,后期销售、使用、退出等都由住房保障部门负责监管。 值得关注的是,该宗地内公办幼儿园、社区服务等公建配套设施建成后无偿移交航天基地管委会相关部门,另宗地将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进行建设,且装配率不低于30%。出让方式——本次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采取增价挂牌方式出让,设定最高限价,本次挂牌不接受联合竞买。(西安阳光置业服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