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市房地产行业协会 浏览次数: 日期:23-09-05
房地产动态
2021年第12期·总第71期 西安市房地产行业协会
政策动态
如何促进房地产业的良性循环?住建部部长王蒙徽提出四点:第一,保持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第二,增强调控政策协调性精准性;第三,坚决有力处置个别头部房地产企业房地产项目逾期交付风险;第四,持续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根据住建部、发改委等8部门于7月印发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8部门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同时明确要“因城施策”重点整治房地产开发、房屋买卖、住房租赁、物业服务等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突出问题。
截至目前,已有天津、浙江、江西、山西、辽宁、云南、江苏、安徽、山东、海南、广东、河北、福建、黑龙江、新疆等地的至少20个城市,发布了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3年行动方案。(第一财经)
据人民日报报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表示,房地产长效机制实施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今年下半年以来,受个别房地产头部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显现等因素影响,市场预期发生变化。他指出,下一步,我们将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和手段,加强预期引导,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一是保持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二是增强调控政策协调性精准性;三是坚决有力处置个别头部房地产企业房地产项目逾期交付风险,以“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为首要目标,按照省市统筹的工作要求,以法治化市场化为原则,确保社会稳定、国家和群众利益不受损失;四是持续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观点网)
12月30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加强保障性住房质量常见问题防治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旨在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就质量常见问题防治工作做出通知。
通知明确,对保障性住房质量常见问题防治工作进行规定,包括室外迎水面防水,室内房间不渗漏,室内隔声防噪,室内空气健康,室内建筑面层平整无开裂,固定家具安装牢固美观,设备管线设置合理,围护系统防坠落8方面要求,并对具体要求进行明确和细化。此外,通知提出要积极探索保障性住房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制度,通过保险的风险事故预防和费率调节机制,加强风险管控,强化保险机构对施工过程监督,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使用者权益。(中国房地产网)
12月3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披露《关于加强保障性住房质量常见问题防治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旨在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就质量常见问题防治工作做出通知。
《意见稿》指出,制定防治要点,强化底线要求。各地要在执行相关标准规范基础上,结合实际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制定本地保障性住房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要点,在渗漏、隔音、室内空气质量、裂缝、固定家具安装、管线设置、外墙脱落等方面,达到最基本的控制要求。(观点网)
日前,全国人大官网发布《修改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加快修法工作进度,推动市场健康发展》一文,内容重点提及为确保市场健康发展,新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将对市场违规销售行为加大惩罚力度。从原文看出,此次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修改内容中除了开发用地土地使用权续期、房地产开发经营模式外,重点提到“商品房违规销售是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监管的突出问题”,并将对市场违规销售的处罚作出细节性要求,这也是购房者最关注的问题。(西安阳光置业服务网)
市场动态
中房网通过对这一年房地产行业出现的一些“高频词”梳理,总结出了10大关键词,与大家回顾一起走过的2021。
房住不炒
自2016年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以来,“房住不炒”就成为了近年来楼市调控政策的总基调。而且这一定位连续多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重申,2021年已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5次明确提及“房住不炒”。
良性循环
2021年,个别头部房企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经营风险和债务违约,引发了市场不小的震动。同时,这一恐慌情绪在行业内蔓延,进一步影响到了房企融资、拿地以及销售回款等。叠加多重因素影响,房地产行业经历着史上最困难的时刻。
房地产税
房地产税的话题几乎每年都会被提及,但今年可以说有一个巨大的突破,就是房地产税试点的推进。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而近日,中国人大网又公开了两份房地产税改革试点相关文件。一份是财政部部长刘昆对《关于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草案)》的说明;另一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对《关于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房贷集中度管理
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2021开年的第一项大事非“房贷集中度管理”莫属。1月1日正式实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分档设置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两个上限,并对超限的银行实施名单制管理,要求限期完成整改。
集中供地
2021年,中国土拍市场迎来了一个新规则——“两集中”供地。2月末,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以南京、苏州、杭州、厦门、福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青岛、济南、合肥、长沙、沈阳、宁波、长春、天津、无锡18个热点二线城市宣布实行“两集中”土地出让方式,即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每年不超过3次。
二手房指导价
最近几年,不少热点城市二手房市场乱象频出,挂牌价虚高、房源频繁调价、业主抱团涨价等行为十分“嚣张”。为打击楼市投机炒作,深圳、广州、东莞、合肥、西安、成都、绍兴、无锡、宁波、衢州、金华、三亚等城均建立了二手房参考价发布机制或要求进行价格核验,引导二手房理性交易,维稳房价预期。
学区房
2021年,多地重拳出击整治学区房炒作行为,让学区房以往的“光环”正渐趋暗淡。自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以学区房名义炒作房价”以来,年内全国各大城市陆续展开行动,严查严打学区房炒作。据中房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西安、成都、南京、厦门、温州、合肥、石家庄、杭州、海口、沈阳、芜湖、滨州等17城发布了相关政策整顿学区房炒作。
限跌令
2021年,在热点城市调控不断加码,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同时,一些非热点城市为防止当地房价过快下跌,纷纷出台了楼市“限跌令”。
暴雷
暴雷一词,在近几年的P2P行业时有出现,但在2021年的房地产行业中,它却频繁“出镜”。事实上,房企暴雷并不是2021年才有的现象,不过以往涉及的都是中小房企或是微型房企,而这一年却已有超过20家大型房企陷入了暴雷困境。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恒大,大量债务违约、理财无法兑付、拖欠款项、项目停工等新闻被持续曝出。
保障性租赁住房
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政策部署,2021年被高层连续提及,同时也提升到了更重要的高度。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6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7月22日,国务院召开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和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会议,强调把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十四五”住房建设的重点任务。12月6日和12月1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均指出要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房网)
12月27日,贝壳研究院发布《2021年住房租赁市场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今年租赁市场整体呈现活跃态势,但租金水平仍低于疫情前。租赁市场不断向“买方市场”转变,品质化租住需求持续释放。租赁企业数量已达万级规模,租赁行业市场主体筑基初步完成。租赁行业发展2.0模式开启,预计明年租赁市场活跃度仍保持上升趋势。从租金水平来看:一是租金比疫情前下跌近9%。今年全国重点40城平均月租金为38.8元/平米,同比微涨1.3%,但相比于2019年仍下跌8.8%。(中新经纬)
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及二手住宅的调查数据,2021年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2.44%,处近七年最低水平,较2020年收窄1.02个百分点;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累计上涨3.27%。12月,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180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2%,延续下跌态势;同比上涨2.44%,涨幅较上月收窄0.28个百分点。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5999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9%,跌幅较上月扩大0.01个百分点;同比上涨3.27%,涨幅较上月收窄0.39个百分点。(中指研究院)
本地动态
12月9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陕西省保障性住房工作开展情况。据悉,截至“十三五”末,全省累计分配入住各类保障性住房145.35万套,其中保障新市民住房困难家庭31.22万户、中等以下收入家庭70.49万户、低收入家庭28.83万户、低保家庭14.8万户,改善了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华商报)
12月23日,西安第三批集中土拍终于落下帷幕,挂牌成交共计13宗(未央1宗,莲湖3宗,高新3宗,曲江4宗,浐灞2宗),涉及1022.048亩开发用地,土地出让收入合计74.49亿元。(华商报)
近日,陕西省首批信用建设示范县(示范园区)名单公布,西安高新区凭借其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创新成果和经验,成为首批4个入选县区之一。(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