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西安市房地产行业协会官方信息网站!

电话/传真:029 87639625丨邮箱:xafdch@163.com

 

详情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金融 > 正文

央行:稳健仍是货币政策主基调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浏览次数: 日期:19-09-26

        9月24日上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举行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财政部部长刘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介绍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并回答记者提问。 

  易纲表示,我们应该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使这个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尽量长地延续,这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老百姓的福祉是有利的。 

  事实上,近些年来,在金融改革方面,我国出台多个金融政策稳定金融监管体系,并通过有效手段解决并化解各项金融风险。 

  年初,央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6.74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4个和0.8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05.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1%。 

  不可否认,在国家财政政策的助力下,经济企稳复苏,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尤其是随着社会融资的增长,为今年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何代欣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财政政策的推进力度较去年明显加快,特别是在专项债发行方面进度较快,由此也形成了一个更高效率的财政政策运行机制。 

  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下,美国金融市场收益曲线也出现了倒挂现象,引发了投资者对美国及全球经济下滑的担忧情绪。 

  前不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速分别为3.2%和3.5%,在贸易紧张局势再度升级及各种不确定因素下,全球经济增长依旧低迷,并且下行风险增加。 

  9月12日晚间,欧洲央行推出了量化宽松政策(QE),实施降息+重启QE等多项宽松组合政策。 

  9月19日凌晨,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决定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1.75%至2.00%。 

  此前,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央行也已先后降息。何代欣表示,当前,全球经济下滑压力不断积累,各国央行纷纷降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经济下滑趋势。一方面,降息可以降低各项成本,摆脱困境的一种措施;另一方面,如果利率持续下降,会增加一些潜在的风险,例如债务高等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在近一轮的降息中,不少国家的负利率情况严重,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的债券利率已跌至负值区间。 

  相关数据显示,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例,目前,日本为-0.21%,欧元区为-0.47%,美国为1.72%,而中国为3.14%。较高的收益率吸引外资流入中国金融市场,也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 

  随着全球降息潮的来临,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也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业内观察者指出,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很多国家的货币政策都在宽松,市场也习惯性地认为,中国货币政策的宽松是个大趋势,空间很大。 

  也有观点认为,在这轮全球主流央行的降息潮中,我国央行是少数没有降息的,这显示出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的定力很足。 

  “应对下行压力,中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但央行不急于像其他发达国家一样采取较大幅度降息和量化宽松的政策,而是保持定力,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易纲表示,中国是一个大型的经济体,货币政策主要是服务国内经济,所以货币政策主要是以我为主,考虑国内的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来进行预调和微调。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何代欣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在面临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内需以及逆周期调节政策推动经济稳定,财政政策主要是增加公共投资和拉动消费,而货币政策主要是扩大市场资金的容量,同时还要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因此,稳定中国经济增长还需要打好政策“组合拳”。 

  记者了解,下一步,央行将提前下达部分2020年专项债额度,同时,还通过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构建强大的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