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推动西安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西安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苗宝明说。近年来,西安市住建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法治西安建设各项决策部署,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执法,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为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架起依法行政连心桥
办好民生实事民心实事
“城市建设是百年大计,质量为本。要发扬工匠精神,做到质量第一,打造精品工程、民心工程”苗宝明说,市住建局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推进法治住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迎十四运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契机,依法履职、担当尽责,昆明路、朱宏路、北辰大道、灞河元朔大桥等18个快速路及节点工程顺利通车,快速路网体系初具规模。建成综合管廊100公里,开工海绵城市相关项目181个,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建成市级美丽村庄503个,其中蓝田县小寨镇董岭村等5个美丽村庄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城乡面貌更加靓丽、城市生活更加便捷。
同时,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推进“三改一通一落地”,改造老旧小区1861个、2539万平方米,打通断头路59条,落地电力、通信架空线1054公里;地铁运营达到259公里,建成公共停车位12万个,建成保障性住房28.6万套,市民出行难、住房难得到有效缓解。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房价阶段性上涨问题,坚持“房住不炒”定位,连续发布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和二手住房交易指导价,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全力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运行。
推进依法行政便民化
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流程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是推动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苗宝明表示,市住建局对标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全力打造审批项目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快、服务水平最优的“四最”法治化营商环境。聚焦市场主体关切,以系统平台建设为载体,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审批标准化、申报便捷化、运行规范化、服务便民化、监管常态化”,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必办事项由35个压减至15个,申报材料由188件精简至45件。同时,大力推行代办帮办和提前介入服务,实行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工程项目审批效率和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情况中,西安作为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城市之一,被评为办理建筑许可指标的标杆城市。
市住建局大力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事项网上办、掌上批,系统覆盖市区两级122个行政审批业务部门,接入电子签章190个,全过程在线联合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分级分类联合验收,推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系统之外无审批”。创新二手房交易流程“码上办”,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让二手房交易既方便又安全。
彰显依法行政公信力
推进公正执法规范执法
“加大法治政府建设力度,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线,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苗宝明说,市住建局坚持把建章立制挺在前边,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执法工作的指导意见》《西安市住建领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建立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厘清和规范行政处罚执法权委托。
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严格推行事前执法依据、执法程序、裁量标准公开,彰显依法行政公信力,推进公正执法、规范执法。同时,着力创新行政执法监管方式,推动分级分类监管,实行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物业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制度。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市住建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不断优化法治化市场环境和营商环境,为奋力谱写西安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贡献力量。